一种典型的中国人言论:商品的成本中人工成本比例很小,所以低人权优势不存在
商品中原料的成本由于市场化,大家拿到的成本都是一样的
所以它属于难以削减的固定成本,在竞争上拉不开差距
但是人工成本是由利润部分支付的,克扣的工人工资可以直接成为公司的利润
所以人工成本是商品成本中最重要、最能拉开差距的一部分
并且低人权优势并不等于低人力成本
在中国开工厂没有被工会抗议的风险,也不会因为不遵守劳动法遭到法律制裁
建立在这种恐惧上的压榨如鱼得水,工资完全可以不发而没有任何后果
奴隶制下的奴隶即使工资高,与工资低的自由人相比也对压榨者更有利
归根结底奴隶制下的工资也不过是一种游戏币,共产党随时可以无成本回收
而且比如基建方面,在其他国家需要花费大量资源讨好附近土地的所有者
但是共产党可以强拆,所以中国人出于对强拆的恐惧很快就会主动配合政策
另一方面中国的产品和国外相比,往往会采用国内的供应链
但是中国整个供应链上遍布着低人权优势,叠加起来就是巨大的成本削减
并且这与前面提到的市场化并不冲突
因为假如国外产品用了中国的供应商,中国人就有了新的角度赢
有人讲孟加拉国一个月400人民币工资,为什么不在孟加拉造汽车
然而如果这么做需要用到欧美进口的部件,也就潜在地支付了欧美的高工资
那么更低端的、不需要多少供应链的东西如何呢?当然是国际市场上已经在被替代了
更重要的是,这已经达到中国人一般想不到的第二层逻辑了
中国人话术也不在乎这种追问,大不了关闭评论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