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所有的文化艺术产品,都有一条必经之路。
小众娱乐-大众化-国产化-审查化-版号化-电视台化-主旋律化-抗日神剧化-彻底死亡
从报纸、电视到网络、手机,从文字、图片到视频、游戏,没有例外。
其中,审查化与版号化的区别在于黑名单与白名单。
白名单也就意味着总量有限,比如电影领域从备案到龙标。
电视台化意味着普通人被排除出创作者群体。
美其名曰专业化,实质上是要求所有创作者都具备共产党的人脉关系。
主旋律化意味着其服务群体的转变,从普通民众转向为共产党的宣传目的服务。
这个过程也伴随着受众的大量逃离,通常会引发下一种媒体形态的诞生。
抗日神剧化意味着内容的不择手段,质量的无下限降低。
诱因在于这个阶段项目的利润已经完全来源于共产党补贴,而不需要普通人出资购买。
到达这个阶段,也就意味着其作为文艺作品彻底失去价值。
这也伴随着宣传价值的消亡,共产党什么时候抛弃它,什么时候它就会彻底死亡。
只要到达审查进驻这一步,控制权就会交到共产党手上,整个流程就会变得不可阻挡。
所以中国人唯一的生存机会,是在国产化的步骤之前就自己把自己杀死。
无论任何文艺领域,只有国产的东西烂泥扶不上墙,中国人才有可能继续享受全世界的优质作品。
还有很多连大众化阶段都不愿意进入的小圈子,碰到自发做视频扩大宣传的都要把人黑一遍。
宁愿永远圈地自萌,也不愿意冒着进入这条必经之路、最终被彻底消灭的风险,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所以很多时候会看到,中国人对国产娱乐有着近乎本能的抵触。
也就是粉红经常挂在嘴边的崇洋媚外,见不得中国进步,反思怪。
其原因就是这条必经之路经历的多了,从大众化、国产化开始就看到了破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