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高校招聘教师全部「员额制」,高校事业编正在取消中,为何要用「员额制」代替传统编制?有哪些意义?

高校事业编,正在取消中。
日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布博士层次员额制教师招聘公告,计划招聘50名博士层次教师,全部都是「员额制」。
2016年,时兼任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所谓「不纳入编制管理」,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而之所以要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主要是考虑到高校、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化。
而「员额制」,是「取消事业编」的缩影。
「员额制」,也称人员总量管理,是由高校自主设定,上级人社部门核定备案后,可执行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传统事业编与个人身份对应,如果离开岗位,编制会跟着。然而「员额制」是「在岗才能在编」、「对岗不对人」,编制只与岗位对应而与人无关,这也是和传统事业编不同的地方。
可以理解为,一个员额对应一个人员,有总量控制,「有进有出」。工资福利待遇,和事业编制完全相同。但是,合同续存期间是否续聘,要根据考核决定。换句话说,「员额制」是处于「试用期」的事业编。

关注者
1,402
被浏览
2,753,021
1354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就是考公务员热潮的可笑之处。
中国人的考公热潮,本质上是做题家妄想通过做题和关系户平起平坐,实质是把自己从受害者变成有罪受害者的逆向努力。

共产党是标准的深层政府,权力是按关系分配的。
有些人以为考公务员进了编制就能得到共产党官僚同等待遇,属实是白日做梦。
改开干部哪怕做到正国级,在红二代眼里都是打工的。
区区一个做题家,你也配姓赵?

另一方面,公务员话题算是知乎信息污染最严重的话题之一,毕竟涉及共产党权力都是最敏感的。
症状是把公务员生活描述得冰清玉洁,依法办事,绝无腐败,仿佛共产党干部真的在为人民服务。
问题是真要是这么冰清玉洁,那公务员不就是三千一个月的低薪职业,哪犯得着千万人过独木桥?

现实是这种冰清玉洁的工作当然是存在的,这叫做无实权临时工。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想要挤进编制中的做题家,大多当然是考不上,即使有幸考中,最后也无非是成为无实权临时工。
然后这批人再按照自己遇到的实际情况在墙内网络上客观描述,把体制内描述得冰清玉洁,构成宣传的完美闭环。

另一方面,这样的人一旦考上公务员,还会迅速与周围切割,自认为是上等人。
实则是把生杀予夺的大权都彻底交给了共产党,出国都出不去,让你下岗就得下岗。
更重要的是,即使坏事发生在这种人身上,也得不到任何人的同情。
不是你自己想当人上人才去考公吗?所以一切苦难都是你应得的。

比成为受害者更悲惨的,是成为有罪受害者。

就像房奴,打工三十年还贷款,最后房产贬值一无所有。
但是周围的人只会认为,还不是为了上车当人上人吗?买了房不就是有钱人吗?
所以没有人会同情这样的人,只能悲惨还债度过一生。

或者比如听信共产党宣传生了二胎三胎,最后被孩子拖累活不下去的。
其他人只会觉得是自讨苦吃,没本事就不该生孩子,不会抱有任何的同情心。

做题家公务员的下场也是这样,被共产党抛弃之后,不但悲惨,而且没有人会同情。
考上公务员的那一刻开始,就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从此开始一切苦难都变成了活该。

共产党习惯于杀人诛心,不但肉身要消灭,名誉也要搞臭。
中国人的下场就是如此,一辈子当了奴隶,死后还要被踩上一万只脚。

编辑于 2025-01-15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