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问很能说明中国人对正确经济学的无知。
首先,国际上本来就有离岸人民币汇率(CNH),它就是可以自由兑换的人民币。
它的汇率是多少?五年之内几乎都与普通人民币保持1:1。
最低点不过0.96,最高点也只是1.02。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设计这个指标?
因为它虽然大多数时间保持1:1,但是保留了一种黑天鹅式脱钩的可能性。
只是在这种极端情况不出现的前提下,两者汇率就是1:1。
经济学上有名义GDP和实际GDP,后者就是去掉通胀影响。
但是从来没有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说法,汇率就是汇率。
很多人提到汇率经常会说到所谓的购买力平价,或者通货膨胀。
更有甚者就是和本题目高赞一样以工业品作为基准,用自己的长处对抗别人的短处。
「按照工业品定价」就是标准的赢学话术,和澳大利亚元按牛奶价格计算差不多。
实际上,汇率是一个用来平衡国际贸易的东西,本来就和实际购买力没有关系。
何况中国是放弃自由兑换的国家,货币政策和汇率本身就是可以让共产党随意设定的。
而共产党一直在刻意压低汇率,为了出口中国的廉价商品,换取更多的外汇。
这个前提下该问的问题不是真实汇率应该是多少,而是这个故意压低的汇率,谁吃亏,谁获利?
答案当然是外国人获利,因为廉价买到了本来需要更高代价生产的商品。
但外国的工业又吃了亏,因为倾销打击市场,失去了自己的工业潜力。
这里几乎没有中国人认识到的是,外国人获利是大头,工业被打击是小头。
外国人用很少的外汇就买来了中国的产品,本身就是占了大便宜,工业受打击只是吃了小亏而已。
至于倾销,它能被区区关税政策抵消,本身就说明这种效应是十分次要的。
中国人竟然能普遍的根据倾销效应认为自己赢了,无非说明中国人已经彻底缺乏正确的常识。
所谓正确比例的格局就是如此,中国人在宣传影响下格局错误,所以一边吃亏一边认为自己占便宜。
共产党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获利,因为赚来的外汇都到了共产党手里。
这部分外汇可以用来购买国际支持,保证极权不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损害,即使奴隶制也不会被谴责。
甚至腐败一点,举家移民加拿大享受优质生活,顺便在外网嘲讽中国人无能为力。
压低汇率的贸易最吃亏的恰恰是中国人,只有中国人。
进口商品变得极其昂贵,中国人消费不起,国外有什么好东西中国人都无福享受。
另一方面,为了廉价出口,中国人劳动收益被无限压低,生活越过越惨。
奴隶劳动换来的人民币越来越少,把中国人锁定在通缩螺旋,连逃亡海外所需的资金都凑不出来。
全球化贸易一直是外国人和共产党的双赢,外国人付出的只是道义,得到的则是实利。
而整个过程中最吃亏的中国人,以最大的声量歌颂共产党,认为自己大赢特赢。
这才是整个故事中最滑稽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