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不是突然就凉了,而是标准地走完了整个必经之路。
现在很标准的处在抗日神剧阶段:观众已经无关紧要了,讨好共产党是唯一的目的。
未来也是确定的:伴随着创作目的的转移,以内容为目的付费的观众慢慢流失殆尽。
共产党在某一天发觉它已经失去了宣传价值,然后取消这部分宣传经费,至此整个领域彻底宣告死亡。
前段时间我去看了部中国电影,韩寒拍的,记得叫《飞驰人生》。
我说韩寒不是开赛车去了吗,怎么还跑来搞这个,就点进去看了看。
一看,惨不忍睹。
与其说是赛车大片,不如说是中国电动车事业的宣传片。
整个电影充斥着对中国造车技术的自卖自夸,三句话不离本行。
「我们把部件换成中国制造了,造价只需要十分之一!」
嗯,回想了半天,前面忘了后面也忘了,就这句最经典。
还把对手车队叫做「光刻时代」。谁不知道你想影射什么。
连赛道都刻意设定在西藏,不在新疆大概是确实不合适吧。
真的都魔怔到什么程度了,搞这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东西。
当然平心而论,如果把所有这些恶意政治宣传排除掉,电影剩下的部分拍的还是不错的。
特别那个59分57秒,虽然狗血淋头,但是确实挺感人的,而且连精确到秒的时间都被我猜中了。
问题是,明明有很多不需要费尽心思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也能看得很开心的娱乐资源,为什么还要在中国电影里浪费自己的精神忍耐力?
如果中国人拍出的电影都是这种货色,除了粉红,谁会想不开跑去电影院专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这还是当年以针砭时弊出名的韩寒,别的导演呢?
这还是和政治八竿子打不着的赛车,别的题材呢?
这还是一汽奥迪赞助拍出来的片子,要是华为赞助一个呢?
不敢想,不敢看,更不舍得花钱进影院。